大學生涯好像一杯咖啡

如今,我仍然喜歡在校園的大樹下邊喝咖啡,發呆、默想、看雲、聽鳥叫或是邊喝咖啡邊與學生討論、分享。這種的分享,將使知識的認知,如同杯中的咖啡,起初在水中慢慢的擴散,經過輕攪,就會加速的延散,完然不用考試的催逼,或是作業的壓迫。

台大農場的出產
台大農場核桃土司、台大農場牛奶饅頭、台大農場牛奶冰淇淋、台大農場咖啡。http://blog.xuite.net/a147b480c285/0325/63366850-台灣大學

校園外有一些咖啡店,例如
星巴克、西雅圖極品、丹堤、伯朗、怡客、米朗琪…等,
為什麼校園裡還要有賣咖啡的地方?
是校方籌湊教育基金,
提供工讀機會,
白佔地方,
促進就業工場,
提昇校園空氣的芳香度,
給愛喝咖啡的人,有個去處,
給愛拿咖啡杯的酷酷男,有個表現的地方,
以上皆非。
咖啡與大學教育有關,
邊喝咖啡邊討論,
也許校園裡的咖啡店,
是大學知識最好的交換場之一。

相傳在某個古老的年代,有個北非衣索匹亞的牧羊童,有一個夜晚,發現他的羊不肯睡覺,到了深夜羊還在咩咩叫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讓羊變得很興奮?他想到白天牧羊經過灌木叢,羊吃了灌木上黑色的果子,難道是那些果子造成的果效?隔天上午他也摘了那種果子吃,結果眼睛明亮了,到了夜裡,他的眼睛仍不肯闔下,興奮得睡不著,不過隔天就恢復正常。

使人眼目明亮的果子

牧羊的孩子將這件事告訴他的雇主──西比西尼亞(Abysissinian)修道院的院長。院長想到上晚課時,有些學生會睡覺,也許這種果子可以治理睡眠。就拿些果子給學生服用,結果到了夜晚,學生精神很好,上課認真,效果十足,院長問牧童,這果子叫什麼名字,牧童不知道,只知灌木生長的地方叫Kaffa。

院長給果子取名叫kaffa,後來果子傳到阿拉伯,阿拉伯的商人叫成qahwah。不久,阿拉伯商人將果子賣給土耳其人,土耳其人聽成kahveh。土耳其人又將豆子轉售給法國,法國人叫成Café。法國人又將果子輸入義大利,義大利人稱果子為caffe,到了十七句紀又改稱為coffee,中文「咖啡」的讀音,由此而來。

戀戀咖啡

咖啡不祇要慢慢的喝,也是一種氣氛的營造,讓人放緩心情,有助思索。早期牛津、劍橋大學的老師、學生,經常邊上課邊喝咖啡,甚至稱:「大學是什麼?大學是師生一起喝咖啡的地方。」,為什麼咖啡有如此功效?

也許是,咖啡讓

己漸昏迷的眼睛,重獲明亮,
沈悶滯停的空氣,變得香濃,
苦悶久久的心靈,再得喜悅,
苦毒挑剔的心思,迅速沖走,
緊張壓力的生活,有個排氣口,
多少才智聰明的論點,有個凝聚。
雖然只是一點點的熱水,幾粒的咖啡豆,
幾滴的牛奶,幾顆的糖,
噢,祇要手上有一杯咖啡,
校園即可變成最接近天堂的角落之一。

分享的答道

依然記得在美國唸大學時候,參加系上討論,大家的手上皆有一杯咖啡,或是作完實驗後,祇要先來一杯咖啡,似乎大家在分享結果之前,就先有個默契。有時經過校園,看到自己的指導教授,迅速走過馬路,祇為要到學校咖啡屋裝滿,他手上又黑有小的咖啡杯,他回來之後,與我們討論研究的心情,就很好。

以前大學的咖啡可以續杯,一杯喝完再去咖啡檯前,再加一杯。即使一杯又一杯的喝下去,也沒有外人來瞪眼、擦桌、沒收杯了。自古以來,也從未聽說哪一所大學,被喝咖啡的師生,喝到不堪支付,以致關門。我結婚時,我的父母自台灣來美國參加我的婚禮,結婚前我的父母從未見過他們的媳婦。沒想到相處一天,他們就很放心,關鍵在他們看到我們喝咖啡的方式,倆人祇叫一杯咖啡,你一口,我一口,喝完又去續杯好幾回,這是我們窮留學生的省錢方式,他們卻認為能跟我如此喝咖啡的女子,一定是個理想的配偶。

相互的關係

如今,我仍然喜歡在校園的大樹下邊喝咖啡,發呆、默想、看雲、聽鳥叫或是邊喝咖啡邊與學生討論、分享。這種的分享,將使知識的認知,如同杯中的咖啡,起初在水中慢慢的擴散,經過輕攪,就會加速的延散,完然不用考試的催逼,或是作業的壓迫。

啊!這種美好的關係,不是大學教育所追求的嗎?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