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馬食堂(342) 魚腥草的生長

「吃吃看嘛,味道不錯。」我拔了一根草,放在妻子的手上。

「吃吃看嘛,味道不錯。」我拔了一根草,放在妻子的手上。「這能……吃嗎?」她略為躊躇。「我先吃給妳看」我將草上的葉子,塞內嘴吧,邊嚼邊露出一臉享受狀。她也吃起來,「有點輕微的酸辣,這叫什麼名字?」

「魚腥草。」我說道。「魚腥草茶,就是用這種草泡出來?」妻子驚訝道。「是的。妻子給丈夫吃的果子,不一定可靠。但是丈夫給妻子吃的草,一定好。」我大方的說道。

早期住在山邊,與森林外圍的人,餓了吃竹筍,渴了挖腎蕨,病了吃魚腥草。魚腥草又叫「臭燥草」(台語),小時候長輩常常煮來喝,有病治病,無病壯身。我小時候不太愛喝,覺得沒有汽水可口,年紀較大,反而喜歡。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大多生長在潮濕遮蔭地。愈是高溫的的丘陵,低溫的泉水邊,魚腥草味道愈佳,藥效愈好。以有限的光合作用,吸收多樣的營養源,合成多種藥效的成份。沒有人知道魚腥草,如何有這生命的能力?

在砂質壤土地,魚腥草才易長芽繁殖。魚腥草圓狀的葉子,攔止降雨的撞力,具水土保持的效益。植物經常具有一種以上的功效,因此,我們也不要將自己,限定在一種功用裡。我如果不當老師,大概還可以大自然的導遊。此外,我還會煮豆漿,炒蛋炒飯。

魚腥草阿,讓我們喜樂,「揚起聲來,一同歌唱」(以賽亞書52:9)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