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馬食堂(385) 大自然的課程

親愛的,不要只用手機去與世界接觸,而是走到大自然。

我們大部的課程是坐著聽,或是在教室裡,或是在書桌旁看書,很少有種課是到戶外看東看西,到野外看上帝的創造,到日光之下感觸微風的輕拂,傾聽鳥聲的呢喃,觸摸土地的砂粒,呼吸新鮮的空氣,觀看小花小草,或是跟著螞蟻走一段。

讓吸引我們的,成為我們的探究;讓使我們注意的,成為我們學習的啟動;讓使我們有感觸的,成為我們在大自然的筆記;讓大自然成為我們第一本的教科書,書本才是第二本;讓大自然的問題,成為我們的第一道問題,而非考試。

何等的盼望,有一種學習是四方展開,向四周觀看,而非只向黑板、桌面看。何等的期待,上課不是鞭策孩子,「你給我坐好,不要講話」,而是能在外邊走邊學,需要走路而非坐好。能邊走邊討論,想講就講,想思想就沈默,完全不用勉強。

有無數的教材是寫在大自然,可以觀察,可以傾聽,可以閱讀,可以量測,可以記下自己的心得,可以寫下自己的問題,再到圖書館查考。大自然觀察者——圖書館,是培養主動學習最直接的走廊。親愛的,不要只用手機去與世界接觸,而是走到大自然;不要用電腦螢幕看世界,而是親自到野外,那是真實的世界,從一粒砂子也可認識這世界。

當許多人認為現今的孩子不好教,當「你舉目向四方觀看,他們都聚集來到你這裏。」(以賽亞書49:18)。這是上帝給我們的吩咐,教導我們應該如何教。向四方觀看吧。

河馬食堂(342) 魚腥草的生長

「吃吃看嘛,味道不錯。」我拔了一根草,放在妻子的手上。

「吃吃看嘛,味道不錯。」我拔了一根草,放在妻子的手上。「這能……吃嗎?」她略為躊躇。「我先吃給妳看」我將草上的葉子,塞內嘴吧,邊嚼邊露出一臉享受狀。她也吃起來,「有點輕微的酸辣,這叫什麼名字?」 继续阅读“河馬食堂(342) 魚腥草的生長”

河馬食堂(100) 給孩子一個野地的樂園

他是普世生態保護,初熟的果子。

Shelford
美國動物學家徐樂德,身後是他的研究成果——虎甲蟲的顏色與顏色形成機制——的採樣。這個研究成果顯示,當地環境存在影響一個物種的關鍵因素。

長期以來,大自然裡有個謎,
只要有某些植物在,
附近活動動物的種類與數目就大增,
這些植物經常長得不太高,葉子不特別,果子也不頂多,
仍然能夠吸引著動物,
成為動物的避難所。

1877年,徐樂德(Victor Ernest Shelford)生於紐約州的希芒(Chemung)鎮。他從小喜歡昆蟲,在家裡養蟋蟀與甲蟲,常帶昆蟲到學校與人分享。他在高中時,最想當生物老師。中學畢業後,他到「柯特蘭師範與教學學校」(Cortland Normal and Training School),三年後畢業,到希芒高中當生物老師。教書時,他對動物生理學的興趣日濃,決定深造。1901年,他到芝加哥大學(University of Chicago)唸動物學系,1903年取得碩士。1907年,以「虎甲蟲的顏色與顏色形成的機制」(Color and Color-pattern Mechanism of Tiger Beetles)論文,獲得博士。 继续阅读“河馬食堂(100) 給孩子一個野地的樂園”

河馬食堂(080) 大自然的偵探

他教導我,優秀的教育第一步,不是教導什麼內容,而是除去學生膽怯的心……

土壤樣本
土壤樣本

我認識漢廷頓(Gordon Huntington, 1919-2002)老師時,他已經快退休了。他的個子不高,但是站得很挺;滿頭白髮,卻梳得整齊;滿臉皺紋,卻笑得慈祥。他教我最害怕的科目「土壤分類學」(Soil Classification)。分類學有許多專有名詞,與難以理解的經驗性判斷。我素來對數據推導與統計理論比較拿手,對有許多記憶的學科,會不自主的退縮。土壤分類學是系訂必修,我硬著頭皮去上課。 继续阅读“河馬食堂(080) 大自然的偵探”

讓我們欣賞校園樹木的美

每一種植物都珍藏著一些小祕密,等待我們去發掘,只要我們保留一些空閒,在校園下放慢腳步,慢慢地觀察樹木,就會體會大學的日子多麼有意義。

種植樹木,是大學最好的支出項目之一。
因為購買儀器,儀器會老舊,
建造大樓,校園綠地會減少,
修造校園馬路,幾個月後又會再翻修,
經常換新電腦,對舊電腦是個浪費,
更換桌椅,舊桌椅仍堪使用。
但是在校園種植植物的那一刻,學校已在投資未來,
使得學校綠意愈來愈加添。

2009年,美國的大學舉辦一項有趣的競賽,比較哪個校園的植物多且美,對學生最具有教育的功能。結果,印第安那州的伯明翰大學(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)得獎。長期以來,該校將植物當成經營校園之美的素材,從植物栽種前的選址、選擇植栽的種類、所要種植的高度,都細心的評估。種植後,也細心的栽培、定期的修剪,與持續的維護。最特別的是,該校將樹木的名稱與生長位置,以GIS建檔標示,成為校園的「樹木地圖」。學校也鼓勵學生觀察樹木,將觀察結果,定期公布在樹木地圖的網頁上,供師生上網查閱。

继续阅读“讓我們欣賞校園樹木的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