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馬食堂(133) 學生問題速問速答——大光篇

麥克斯韋(James Clerk Maxwell, 1831-1879):「每次不瞭解物理現象的關鍵,是在提醒人對光的本質仍有不明白,要重新面對。」

788458-ampere-maxwell-god-light-mathematics-maxwell-physics-religion-text
Maxwell方程式:)

學生問:「上帝說:『要有光,就有了光』,又說:『造了兩個大光,大的管晝,小的管夜,又造眾星』這些光,是否相同?」
我說:「光有兩種。一種是上帝導引我們認識祂,這是生命的光;另一種是來自其他星球,或發光源,是自然的光。前者是上帝的本質,後者是上帝的創造。前者帶著救贖性恩典,後者是普世性的恩典。前者是啟示,與上帝的話結合,使人去除心中的幽暗,得到生命的光。後者是可供科學量測其波動、波長、繞射、光能、速度等。我喜歡基督徒科學家的麥克斯韋(James Clerk Maxwell, 1831-1879)所說的:『每次不瞭解物理現象的關鍵,是在提醒人對光的本質仍有不明白,要重新面對』。」 继续阅读“河馬食堂(133) 學生問題速問速答——大光篇”

河馬食堂(132) 物理原是一首詩

有沒有更穩定的根基,能夠潔淨我的心思,能夠讓我手所做、口所說、心所想是一致的?

physics_dep_1

他是一個奇特的科學大師,英國皇家科學院的創始會員。劍橋大學的教授,大科學家牛頓(Isaac Newton, 1642-1727)的老師。

他堅持:

「最高的科學是認識上帝,
其次是科學的詩,
再次是大自然的遊記,
最低的科學,才是一堆的理論。」 继续阅读“河馬食堂(132) 物理原是一首詩”

河馬食堂(131) 走出誘惑——原野奇俠羅傑斯

「對一個演藝人員最好的報酬,不是收視率、不是獲利多少,而是孩子臉上的榮光。」

roy-rogers-getty-hero

羅傑斯(Roy Rogers, 1911-1998)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(Cincinnati),他的本名是莱昂纳德·富兰克林·史萊(Leonard Franklin Slye)。他的父親是帶有印第安血統的補鞋匠,母親是個瘸子,他有兩個姊姊、一個妹妹,一家六口擠在俄亥俄河(Ohio River)的一艘小船上。每年河水氾濫時,一家人就要拉船上岸,以免被洪水沖走。羅傑斯後來寫道:「船屋沒有電,沒有收音機,幾乎沒有家具,沒有鞋子穿。但是貧不一定是苦,窮不一定就卑下。在惡劣的環境下,父母親仍和藹待人,愛彈吉他唱歌,在我的心目中,他們是最堅強的父母。」 继续阅读“河馬食堂(131) 走出誘惑——原野奇俠羅傑斯”

親愛的(002) 叫我第一名

上帝鼓勵我們在基督耶穌裡得第一名

First place award rosette over dark background with copy space

親愛的,

我在學校的考試,很少考得「第一名」;運動場上的賽跑,從未得到第一名。我與第一名無關,也不太羨慕與人比較得的名次。

上帝鼓勵我們在基督耶穌裡得第一名,稱為「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」(以弗所書1:12)。首先有盼望是遠遠望見,如同站在船首的水手,驚喜地喊出「陸地!」。是帶著歡悅的確據,如同戰壕的哨兵,興奮地看到支援的旗旌。

仇敵如同獅子,四處遊行,尋找可吞噬的人,但是吃不下有盼望的人。耶穌基督是我們的首先,祂就是我們的末後。在失敗之前,不要絕望,因為耶穌基督給我們有盼望。

也許別人譏笑我們,這種第一名的盼望有什麼用?若有人以還沒有得著的為喜悅,真是呆。主耶穌啊~,讓我呆到底。因為袮是第一名,我也是第一名。

親愛的(001) 只剩一點點,反而是珍貴

灰燼的榮美

dust-particles-16353

親愛的,

上帝的「完美」,與我們的完美,有很大的差異。以致我們夢想常破滅,美好常失去,完整已破碎,多餘剩僅存。在我一生的學習裡,最不瞭解的不是數學或物理學,不是世事的變化,而是主耶穌沒有用我們的完整,是用我們的破碎。

在跟隨祂的路上,汪洋大海的壯大,竟比不上淚水幾滴;陽光普照的光線,竟不如幽暗時的微光;眾人鼓掌的成就,全不如與祂同行時的一觸。

我們給主全部,祂用我們的殘餘。破碎,是祂的工作;美好,竟然由此流出。祝福不是世上的加乘,而是祂的減除,這是天國的數學。真的得勝,如同以賽亞所傳的「餘種」(以賽亞書1:9),彼得被啟示的「餘下」(彼得前書4:2)。

擁有太多,就有太多的選擇,太多的揮霍。僅存那麼一點點,僅有的投注,殘存的給出,卻是灰燼的榮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