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馬食堂(103) 誰使小砂變磐石?

「西門」(Simon),這字源自古希伯來的Simeon,是「沙漠」、「荒涼」或是「廢棄之地」的意思,代表猶太人長期亡國後的絕望與灰涼。

V&A_-_Raphael,_The_Miraculous_Draught_of_Fishes_(1515)
拉斐爾的《捕魚的神蹟》,1515年。

他的名字叫做彼得,原來是個漁夫。他年輕的時候,在中東的加利利湖邊打魚,他所受的教育不多。如同許多的猶太人,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,他們期待自己的祖國有朝一日能夠復興。要達到這個夢想,殊為不易,羅馬軍團有當時世界上最堅強的軍隊,擁有最強大的武力,佔有最多的領土,又挾有希臘文化的優勢。要想獨立建國,只有盼望那位「彌賽亞」的到來。彌賽亞就是「基督」的意思,是上帝差來的救主。但是基督是誰呢? 继续阅读“河馬食堂(103) 誰使小砂變磐石?”

河馬食堂(056) 二十一世紀的特點

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?

9.1.13.5

十八世紀是工業革命的時代,科技發展與工業起飛,增進生產的效率與數量。十九世紀是人類對自己能力所做,高度膨脹的時代,人定勝天的口號就是這時喊出。二十世紀是人類驗收自己成果的時代,二次世界大戰、汙染、核災、氣候變遷等危機,這時步上歷史的舞台。過度發展將產生反作用力,二十一世紀是個搖撼的時代,政權、法律、財經、道德、教育、文學、藝術、宗教等,都被搖撼到根部。

搖撼的關鍵在人類怎麼看這個「世界」,是滿足野心的舞台,還是忠心的管家?人類怎麼看自己的「心」,是自我可以拯救,還是需要恩典的救贖?在二十一世紀,自誇的聰明,成愚昧的言論;組織的極致,帶來嚴重的分裂;科技的發展,成眾人深處的恐懼;自由的過度,成嚴重的分歧;人權的盡頭,成反道德的主力;宗教的光環,常是世上財利、權力與健康的追求;環保的偏差,將是舉著環保在破壞的生態。

在二十一世紀,我們更需要站在不被搖動的真理上,才能在這撼動的時代,作光與作鹽。

在亞底亞海靠零碎上岸的
張文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