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馬食堂(212) 科學桂冠與死亡之霧

這些諾貝爾奬得主的陰暗面,現代已經很少再提及。

1915年4月22日,德軍在伊普爾襲擊英軍和法軍的戰鬥中使用氯氣。伊普爾是比利時西北部城鎮,靠近法國邊界,在西佛蘭德斯省內,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幾場最激烈的戰鬥所在的戰場之一。

科學是理性的探索,
探索的成果,卻是經常被人扭曲的使用,
以致用倫理的標準,衡量科學發展的結果,
將發現許多的罪惡、貪婪,藉科學而為之,
使殺戳更無情,傷害更廣大,搶奪更有力,控制更完密,
當科學研究追求完全的自由,視倫理為不必要的約束,
結果是盲目的殘殺。

1915年1月13日,是人類歷史上黑暗、恐怖的一天。德國軍隊,開始在戰爭的前線,施放有毒的氣體——氯氣(chlorine),驅趕躲在戰壕裡的法國軍隊,當天,吸到毒氣的人,眼睛無法張開,鼻孔、喉嚨劇痛,肺部無法呼吸,至少有80位士兵立刻死亡,法軍也迅速撤退。從那一天起,人類的戰爭,進入毒氣戰的時代。

當時正處第一次世界大戰,由於尚未有空軍,爭戰雙方都以戰壕攻守。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,又稱為「戰壕的戰爭」(trench war)。要用當時的傳統武器,將敵人趕出戰壕,非常困難。施放毒氣,讓對方死亡或失去抵抗力,的確是有效的方法。

德國施放毒氣後,法國立刻加緊研究,後來製造出更毒的光氣(phosgene),與日後惡名昭彰的有毒氣體——芥子氣(mustard gas)反攻。芥子氣是接觸性的毒氣,只要沾到皮膚就能滲入體肉,產生毒害。即使戴上防毒面具,也無法倖免。交戰雙方不斷施放毒氣,直到戰爭結束。戰後統計雙方至少有將近九萬人,在戰場中立刻死於毒氣,大約一百二十四萬人身體中毒,更多的人精神受到刺激,留下終生難以磨滅的傷害。

製造與施放毒氣,都是高難度的工作。當時德國毒氣的製作者是哈伯(Fritz Haber,1868-1934。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),與他的助手法朗克(James Franck,1882-1964。192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)、赫茲(Gustav Hertz,1887-1975。192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)、哈恩(Otto Hahn,1879-1968。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)。法國毒氣的負責人是格林尼亞(Francois Grignard,1871-1935。19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)。實在很難想像,這些二十世紀科學界的閃亮明星,諾貝爾獎的得主,到了人生的晚年,光華盡褪之時,如何去面對他們的研究與製造,造成那麼多人的死亡與受害。

這些諾貝爾奬得主的陰暗面,現代已經很少再提及。但是歷史的記錄,給我們深深的反思,理性的科學,為什麼會淪成無情殘暴的工具呢?這些科學家的聰明,就成為他們的愚昧。科學研究的成果,若是給許多人帶來生命的痛苦,科學研究的路徑,是否也不斷隱藏著,對有罪人性的試探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